(图源:TXZN条形智能公众号)
城市公园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为大众提供了重要的休闲娱乐活动及亲近自然的空间,还展现了城市的历史与文明。在人类物质文明不断发展下,许多城市公园的规划设计忽略了公园的地域文化这一个重要核心内容。但随着城市更新浪潮的到来及大众对精神文明高质量的需求,城市公园精神文化的建设也日益重要,如何凸显具有地域文化特色,展现公园文化风貌成为当下公园设计中的重要研究内容。BG大游根据多年的实战经验总结了以下几个设计策略:
1、直接表达法
直接表达指公园内部景观等不经过艺术设计加工,设计者以最直观的方式向游客展现。这样可以将城市公园内原有的景观风貌和文化符号保留,更具有地域性,更有利于公众对公园文化的体验。例如在宁波鄞州公园中设计者将其代表海洋文化主题的人物、事件等以文字或图案的形式设计并保留下来,真实、清晰地表达出地域文化。
2、场景还原法
文化场景的再现能让文化形态以最原始状态留存,同时设计师还可以对文化进行梳理后进行二次设计塑造,可以让游客充分的感受文化场景的内涵与精神。例如在宁波鄞州公园中设计师还原了当时的码头贸易场景,对贸易使用的工具船这个载体进行内容表达,再现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盛况,展现了当地的文化特色,同时还能引起大众的情感共鸣。
3、象征法
象征手法是设计师在打造场景时常用的设计手法,可以通过直观理性的手法将大众对文化的认知呈现出来,表达文化内涵精神。此外,象征性手法常常与隐喻手法想结合渗透,将抽象的文化元素转化为具象的形式。例如在鄞州公园内的景观桥设计中,设计师将海洋文化提炼,以水母形象运用在桥面设计中,让大众在公园体验中联想到在远洋航行。
4、保留重组法
在保留原有场景的情况下在进行重组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鄞州公园设计中设计者对原有跨越整座公园的景观桥进行了保留,但同时对路线进行了调整,让原有的空间形态产生了变化,形成了公园中的空中参观路线。
5、模拟仿生法
模拟可以引起大众的联想和情感,而仿生可以让人工设计与自然之间达成和谐,有利于地域文化的变大。例如在鄞州公园中的儿童游乐区,设计者对多种海洋生物进行了模拟仿生,让孩子们在海洋中嬉戏玩耍、探讨,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与学习欲。
(图源:TXZN条形智能公众号)
以上是设计者在打造城市公园文化中所常用到的设计策略,这些方法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还需要一定的载体来进行呈现。一般来说,bg大游(中国)有限公司官网设计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载体来表达。
1、景观
例如建筑设施景观、生活设施景观及道路设施景观等。这里包括了雕塑、拱门、座椅、垃圾桶、指示牌、路灯等。景观小品的形态可以从建筑造型、人物形象、文化典故、生活场景、动植物等方面来提取。例如在鄞州公园设计中设计者凸显海洋文化,将海洋文化嫁接到景观中,儿童游乐区将海洋生物进行了艺术化的处理,运用了雕塑重现历史场景,让公园的整体氛围与主题文化相统一。在水体景观的设计中充分利用了水的灵动特性,在不影响水源流动的基础上通过景观桥来进行各节点的联系,象征着海洋贸易文化中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
2、铺装
可以利用铺装的色彩、图案、材质等来进行设计创作,色彩有强烈的视觉影响,城市公园的铺装色彩可以与城市自身的代表色彩相结合。公园内部的分区也可以利用色彩的视觉功能进行区分。铺装材质也有不同的效果,例如自然石料可以表现出自然特征;嵌草铺装具有耐踏、耐磨的作用;木质铺装的色彩纹理自然、古朴,可以应用在公园内的景观桥上。同时铺装除也是文化元素的重要载体,可以将文化元素从抽象转为具象的文化符号。
3、植物景观
植物不仅有美化环境功能,还能体现出地域特色和文化等信息。在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设计师需要注意植物规划匹配的科学合理性,科学种植,让植物在不同季节都能起到美化景观的作用,另外还要考虑植物的经济实用性和生态功能性,让植物在城市公园的生态规划中起着更多的作用。(以上由BG大游旅游规划设计编辑整理,请勿转载,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及公众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