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田园综合体主要有依托资源型、地区优势型、产业带动型田园综合体的类别,不同类别的田园综合体其规划重点是不一样的。其中依托资源型田园综合体的规划重点主要在与其通常位于自然资源丰富、乡村文化独特以及人文历史传承悠久的地区。其中自然资源包括当地的水源、高山、耕地等,乡村文化包括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以及在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居住习惯等都可以成为可挖掘的设计核心。因此,依托资源型田园综合体的规划设计需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打造宜居环境并以此提升对游客吸引力,最终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地区优势型田园综合体规划重点在于其是以周边大型景点为依托,往往交通较便捷。因此客来源主要为城市游客,亲子游或者团队游等。在规划内容上应充分考虑客源情,一般通过打造多种创意农业体验、休闲度假等服务项加强游客体验感,同时最大程度地保留乡村景观的原生肌理,给游客更原汁原味的乡村体验;产业带动型田园综合体规划重点在于其多出现在有初见规模的产业地,这类田园综合体的规划设计要点主要在于让三产业的融合,以农业+文旅、农业+工业、工业+旅游等多种组合方式来打造当地持续性发展优势。
(图源: 范婷 摄)
不管是哪种类型的田园综合体,其规划一般都包括农业生产区、生活居住区、文化景观区、休闲聚集区和综合服务区等部分。农业生产区是田园综合体体现“以农为本”的核心承载体,规划上要以农业产业为基础融入工业或旅游业,让游客亲身体验农事体验,更直观地了解和感受农村文化和农产品加工过程,为游客提供不一样的生活感官体验。田园综合体的生活居住区一般在原有村落的基础上进行提质和修缮,如完善基础服务设施等,同时形成规范化的管理,改善原有村民的生活品质并吸引更多游客在此生活。田园综合体的文化景观区是聚集人气的关键内容,也是当地文化传承和宣扬的重要载体,因此设计上要将乡村特有文化与场地景观相结合,让土地的农耕文化深植于场地之中。通过亲水区、花海区、农产品种植区等方式提供多元、丰富的体验方式。田园综合体的休闲聚集区主要为顾客提供舒适的住宿环境,并以顾客需求为中心规划不同的活动场所,如农家乐、农事体验区、垂钓区、特色风味酒店、民宿集群等。田园综合体的综合服务区主要包含场所内的各类服务设施,如入口处的游客集散中心、餐饮、特色产品体验区及洗手间等。设计上要考虑为游客提供服务的同时要与整体环境相协调,要让建筑更具乡土性和地域性。
田园综合体的景观要素在设计上主要包括农业生产要素、休闲旅游要素和生活要素的内容。农业生产景观是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的基础。是以种植业、养殖业为基础,服务于农产品加工服务区、农产品技术展览平台等的载体,主要让游客直接参与农业生产。休闲旅游要素主要通过对本地的自然资源、文旅资源和客群的研究而规划设计的各种游憩场所和功能区,主要让旅游者们可以更加深刻地体验田园综合体的生活空间,体验乡间活动。生活要素主要在于改善原住民的生活品质,创造优质的生活环境,规划完善的基础服务设施,融入现代风格建设传统住宅、乡村民宅,打造更具特色的生活社区。(以上由BG大游旅游规划设计院编辑整理,请勿转载。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及公众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推荐阅读: